日期:2025-08-29 18:37:01
尿路上皮癌包括来源于尿路上皮移行细胞的肾盂癌、输尿管癌、膀胱癌、尿道癌配资平台排名前十的,其中输尿管癌和肾盂癌占尿路上皮癌 5%-10%,膀胱癌占 90%。长期以来,晚期尿路上皮癌以顺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作为一线标准治疗方案,患者中位生存期在 8-14 个月左右。
针对基因检测在尿路上皮癌患者中的价值,小编整理了几个问题:1.尿路上皮癌患者为何需要关注FGFR3基因变异,厄达替尼疗效如何?2.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为何需要关注HER2过表达检测?3.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围手术期为何也需关注HER2表达检测?4.靶向Nectin-4的ADC药物维恩妥尤单抗在尿路上皮癌中取得哪些突破?5.尿路上皮癌患者为何还需关注靶向Trop-2的ADC药物?
本期的【绘真有约·大咖答疑】非常荣幸邀请到了许昌市人民医院——王晓辉教授,针对上述问题做了简要解答。
王晓辉 教授
展开剩余92%许昌市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 主任医师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肿瘤无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委员
河南省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委员
河南省医师协会放疗医师分会委员
河南省消化医学学会大肠癌精准治疗专业委员常委
河南省生命关怀协会急性白血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预防医学会肝胆胰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生命关怀协会疼痛康复委员会常委
许昌市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许昌市医师协会放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绘真:1.尿路上皮癌患者为何需要关注FGFR3基因变异,厄达替尼疗效如何?
王晓辉教授:FGFR3的异常情况主要包括基因突变、基因融合以及过表达。在尿路上皮癌中,FGFR3基因变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其实在多种其他实体瘤中也可检出FGFR3变异,例如肺癌、胆囊癌和胶质瘤等等。但值得强调的是,FGFR3基因变异在尿路上皮癌中的发生率是非常可观的。一项发表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期刊上的真实世界研究显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局限性上尿路肿瘤的患者中,常检出潜在可用药的FGFR3变异,发生率分别为 39% 和 43%。另外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远处转移患者中的发生率分别为 14% 和 26%。
相较于传统的化疗,检出FGFR3基因变异的尿路上皮癌患者使用厄达替尼,疗效显著提高。我们来具体看一下数据,III期临床试验THOR研究纳入了 266 例FGFR3突变和/或融合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与化疗组相比,厄达替尼组的客观缓解率显著升高,分别为 45.6% 和 11.5%。厄达替尼组的 136 名患者中,有 9 名获得完全缓解,53 名达到部分缓解。在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方面,厄达替尼组也展现出了显著生存优势。基于这些数据,国内NMPA也正式批准厄达替尼用于治疗携带易感型FGFR3基因变异的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成人患者,这些患者既往接受至少一线含抗PD-1或抗PD-L1期间或之后出现疾病进展。
绘真:2.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为何需要关注HER2过表达检测?
王晓辉教授:在乳腺癌、胃癌及尿路上皮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HER2过表达起着重要作用。一项国外荟萃分析显示,局部晚期/转移性尿路上皮癌中HER2阳性的比例在 6.7%-37.5% 之间。而在国内,有学者纳入了 1054 例中国尿路上皮癌患者,发现超半数的患者存在HER2过表达,并且与肿瘤的分化程度、肿瘤分期等密切关联。这项研究提示,HER2过表达在尿路上皮癌患者中较为普遍,是值得关注的评估预后和指导个性化治疗的指标。
靶向HER2的抗体偶联药物(ADC)在尿路上皮癌的二线及以上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疗效,例如维迪西妥单抗和德曲妥珠单抗,其中维迪西妥单抗已获得NMPA批准,其在HER2阳性尿路上皮癌中的适应症已进入国家医保目录。此外,维迪西妥单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在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一线治疗中也显示出显著疗效,RC48-C014研究随访近三年的结果正式发表,客观缓解率高达 76.0%,中位总生存期长达 33.1 个月。这是目前为止,晚期尿路上皮癌一线取得的最高客观缓解率和最长总生存期。在2024 CSCO指南中,也被III级推荐(2B类)用于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一线和二线治疗。
在检测适用人群上,CSCO指南推荐所有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进行HER2蛋白表达检测,同时推荐所有术后经病理学诊断为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pT2期)的患者常规行HER2蛋白表达检测。此外2024 CSCO指南还新增了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进行HER2蛋白表达检测的建议。
绘真:3.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围手术期为何也需关注HER2表达检测?
王晓辉教授: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是一种侵袭性强、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这类患者的 5 年总生存率为 50% 左右。MIBC的传统治疗方式采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但很大一部分患者会出现疾病复发,5 年和 10 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 68% 和 66%。
新辅助治疗的引入改变了这一局面。以顺铂为基础的化疗,作为新辅助治疗的标准方案,提高了患者的病理缓解率,从而能降低手术难度、提升长期生存率。然而新辅助化疗带来的病理缓解率有限,为 30%-40%,且部分患者难以耐受化疗带来的副作用,因此迫切需求探索新的治疗方案。
近年来,免疫联合ADC药物进一步提高顺铂不耐受患者新辅助治疗疗效。2025 年ASCO GU报告了II期RC48-C017研究的更新结果,该研究旨在评估特瑞普利单抗联合维迪西妥单抗新辅助治疗、序贯特瑞普利单抗辅助治疗HER2表达MIB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经过该新辅助方案治疗后,患者的病理完全缓解率高达 63.6%,同时,在接受根治性切除的患者中,观察到 1 年无事件生存(EFS)率高达 92.5%,18 个月EFS率达 85.9%,截至中位随访 14.1 个月时,中位EFS仍未到达。我们可以看出,与化疗联合方案相比,病理完全缓解率显著提高,这或许将会改变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格局。
绘真:4.靶向Nectin-4的ADC药物维恩妥尤单抗在尿路上皮癌中取得哪些突破?
王晓辉教授:对于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传统含铂化疗的中位总生存期仅为 14 个月,而无法耐受顺铂治疗的患者,其中位生存期更是短至 8 个月。近年来,靶向Nectin-4的ADC药物维恩妥尤单抗的出现,为这一难治性疾病带来了革命性的治疗突破。
Nectin-4,又称PVRL4,是一种I型跨膜细胞粘附分子,在生理状态下,Nectin-4主要在胚胎和胎盘组织中表达,成年后表达显著下降。然而,研究发现Nectin-4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异常高表达,包括尿路上皮癌、乳腺癌、肺癌和胰腺癌等。Nectin-4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与肿瘤进展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2024 年 8 月,全球首个靶向Nectin-4的ADC药物维恩妥尤单抗,在中国正式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含铂化疗和PD-1/PD-L1抑制剂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这为中国尿路上皮癌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方案和希望。令人鼓舞的是,今年 1 月份,维恩妥尤单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在尿路上皮癌患者中的一线治疗适应症,也在国内获批。研究结果显示,与化疗相比,联合治疗组可将死亡风险降低 53%,联合治疗组和化疗组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 31.5 个月和 16.1 个月。
绘真:5.尿路上皮癌患者为何还需关注靶向Trop-2的ADC药物?
王晓辉教授:Trop-2是一种跨膜糖蛋白,最初在胎盘滋养层细胞中被发现。Trop-2在三阴性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和尿路上皮癌等多种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它通过调控钙离子信号、细胞周期蛋白、抗凋亡蛋白等多种机制,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和耐药性。
在尿路上皮癌中,靶向Trop-2的ADC药物戈沙妥珠单抗已被美国FDA批准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这些患者既往接受过铂类化疗和PD-1/PD-L1抑制剂。其他多种靶向Trop-2的ADC药物也正在临床研究中,并且也显示出有前景的疗效。如2025年ASCO-GU公布了一项I期研究的最新数据,显示靶向Trop-2的ADC药物Dato DXd,在接受过大量预处理的局部晚期/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中,表现出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和可控的安全性。
另外,最近靶向Trop-2的ADC药物在三阴性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尤其是国产芦康沙妥珠单抗,相继在国内获批上市。也有相关试验正在研究芦康沙妥珠单抗在尿路上皮癌中的疗效,期待能够获得积极结果。
发布于:江苏省怀远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